极目新闻记者 詹钘 近日,辽宁沈阳一名称为“卖女孩的红烧肉”餐馆引发争议。不少网友称该店以“卖女孩”作为店招引人不适。29日,记者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及...
沈阳早参(2022年10月30日)
今天短暂的回暖过后,紧接着冷空气就将带来又一次降雨+降温天气,这次降雨过程雨量不大,以阵雨量级为主,今天傍晚将出现分散性阵雨,主要的降雨时段在今天夜间到周一白天,周一早高峰的路上恐怕会有雨水相伴同行,请大家留意最新的天气预报。如果有雨,最好提早出门并要注意小心慢行!
01
城事观察
新一代百万伏变压器在沈阳诞生
日前,在特变电工东北输变电产业园特高压国家工程试验大厅,新一代直接出线式1000kV交流特高压变压器一次性通过全部试验,我国特高压变压器技术再次取得引领性突破,这标志着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一次性通过新一代百万伏变压器所有试验的企业。
东北制药:5个班组获参评“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资格
从方大集团东北制药了解到,在近日沈阳市举办的“质量信得过班组”成果经验交流会上,东北制药203分厂吡拉西坦工段、制剂检验中心生物检测线等5个班组,经过现场展示和评委现场打分,从全市各企业40个班组中脱颖而出,夺得沈阳地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名额,获得参评“2022年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资格。
02
特别关注
辽宁省启动关爱孤残儿童康复救助行动
日前,“辽宁省服务残疾人直通车”驶入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开启“关爱全省孤残儿童康复救助行动”。本次活动由省残联、省民政厅等单位共同举办。活动现场,医疗专家和康复技术人员为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在院全体儿童开展现场筛查评估,为孤残儿童提供诊疗和康复训练服务;为院内患有重度听障、眼疾、颌面畸形、肢体障碍等十余名孤残儿童进行手术评估。这些儿童将入院实施手术矫治,费用由医保基金、残联补助资金和民政“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统筹解决。国家辅助器具(东北)区域中心为孤残儿童提供矫形鞋等辅具和使用指导服务。辽宁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沈阳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携手爱心企业为孤残儿童捐赠了生活用品等。
展开全文
03
财经要闻
前三季度辽宁经济运行情况公布
10月28日,辽宁省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20796.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增速较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6.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8587.5亿元,下降0.1%;第三产业增加值10672.6亿元,增长3.4%。
04
科技前哨
辽宁唯一 沈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入围“国家队”
10月27日,工信部公示第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者名单,共有20个集群胜出,来自沈阳的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首次登榜,与长春市汽车集群一起实现东北地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零”的突破。
05
教育前沿
我市出台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近日,沈阳市教育局会同市委编办、发改委、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自然资源局、城乡建设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医保局、税务局等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沈阳市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三年学前教育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组织实施,提出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20所,每个街道、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全部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的目标任务。
沈阳师范大学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落户淮河中学
10月27日,沈阳师范大学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在沈阳市淮河中学举行。淮河中学挂牌成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实践基地”和“实践基地示范学校”。沈阳师范大学将组建专家团队,对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建设、教育教学、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定期进行业务指导,为淮河中学特色优质学校建设奠定基础。根据《沈阳师范大学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校沈阳市淮河中学整体改进方案》,项目将以2年为一个周期,开展示范性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建设。
《辽宁好人》是由王玮、狄子健、王雨涤编著,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省内典型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的感人事迹和相关材料加以汇编的学习读物。全书选取了50余位省内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英模先进、杰出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为各自工作领域的同行树立了榜样。本栏目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沈阳帮广大“帮粉”在网络互动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推崇善行义举。让我们一起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83
辽宁好人
坚守信念的“诚二代”——张雪(一)
她与家人一起,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那片诚信林;她践行着父亲的诺言,信守着父亲诚信的遗愿。在当下“富二代”、“官二代”屡屡挑战人类道德底线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她身体力行,呼吁大家立志要做“诚二代”,坚守信念,净化心灵,守住心中的这片“诚信林”。
张雪1989年出生在营口大石桥市金桥管理区金屯村。童年时代,张雪可谓衣食无忧、天真快乐。1996年,家里发生的一场变故改写了张雪的命运,似乎一下子让小张雪懂得了许多生活的艰辛,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一下子成熟了不少。
1996年8月3日,大石桥市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驾驶员是张雪的大哥。当时因超速行驶,无意造成三名受害者死亡,一名重伤。得到消息后,父亲张凤毕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对儿子说了两句话:第一,你绝对不能跑。第二,必须自首。大石桥市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判处张雪的哥哥全责,有期徒刑两年,并赔偿受害者12.9万元。当时社会上也有聪明人为张家进行过善意的点拨:肇事者已是成年人,让其一人承担起全部责任,多服刑几年,家里可以不再进行民事赔偿。张凤毕认为不妥,他不是心疼儿子服刑期长会多遭一些罪,而是考虑受害者已经是家破人亡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如果我们再不赔偿,那么他以后又该怎样去生活呢?将心比心一想,赔偿是唯一的选择。但如果真的要赔,又拿什么来赔呢?在当时的1996年,12.9万别说对于张凤毕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就是对城市的富裕人家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啊!赔,还是要赔!一家人思来想去,最后张凤毕说“宁可自己倾家荡产,也绝不能让别人戳脊梁骨;我们可以欠钱,但绝不欠良心。”为了弥补心灵上的愧疚,张凤毕变卖了包括房子和出租车在内的所有财产,求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最终是凑了13万,多拿出了1000元钱给受害者家属。这13万足足有两大包,什么面值的都有,最大的是百元大钞,最小的是角币。当张凤毕把这13万交到受害者手中之后,心算是平静下来了,但张家一家人的生活再也没有平静过。事后,张雪回忆说:“那一年我刚刚上小学,那天临服刑前的大哥抱着一包小食品来学校来看我,我才知道:我的人生或者说我们一家人的人生被彻底的改变了。”
赔偿过后,张凤毕带着一家人搬到了荒山上,开始了艰难的还债生活。还债的日子比想像的还要苦,山上没水、没电、没房子也没有路。没有水,张凤毕就到几里外的山下去挑,风和日丽的天气还好一点,如果遇上雨天、雪天,张凤毕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洒了多少桶水;没有电,全家就点根蜡烛。
(未完待续……)
编辑 郭诗雨
责编 夏 爽
综合 东北新闻网、沈阳网等信息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